膳食和遗传因素对IBS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

JI研究项目: 消化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在美国约影响15-20%的人群,在中国也以惊人的速度在增加。目前IBS尚没有一个确切的致病原因,近期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其中。膳食习惯对肠道菌群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以素食为主的IBS患者和以高脂与高蛋白为主的肉食IBS患者是否有相似的肠道菌群变化尚不清楚。本课题研究了饮食和遗传因素对IBS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旨在找出可能对抗生素(利福昔明)治疗有反应的IBS亚组的肠道菌群组成。为了确定健康人群、以素食为主的IBS患者和以肉食为主的IBS患者肠道菌群的不同之处,本课题在北京和美国安娜堡同时进行了这项研究,旨在评估遗传和环境因素在IBS肠道菌群失调过程中的作用和利福昔明的临床治疗效果。无论膳食习惯如何,研究小组预计只有肠道菌群失调的患者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的改善、肠道粘膜生理功能的正常和局部炎症的缓解。本研究是第一个确定膳食和遗传因素在IBS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中作用的具有良好表型的临床队列研究,结果对确定哪些IBS患者可应用抗生素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中的IBS患者包括不同种族和膳食习惯的人群,结果将有助于提出新颖而独特的假说,并为寻求后续额外的资金支持提供依据。

成果:

  • 119名IBS患者和91名健康受试者参与了该研究,其中完成155名。
  • 1名北医的博士生在Owyang教授的指导下接受了密西根医学中心关于微生物组方面研究的系统培训。
  • 已将58个IBS粪便样品和30个对照粪便样品从北大医学部运送到密西根医学中心进行微生物组学分析。
  • 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相比,肠易激综合征受试者中女性患者和肉食者的比例很高;与直肠感觉最大耐受性相关的肉食者和男性具有更大的可预测关系